www.gamemusichall.net
蘆薈大黃素是一種從百合科植物蘆薈葉肉中提取出來的天然黃色苷類物質(zhì),是一類稱為大黃素的蒽醌類化合物,是由兩個苷元分子組成的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種細菌及真菌的生長。從藥理藥效的研究角度來說,它還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夠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應(yīng)激對細胞的損傷。
除了蘆薈,還來自蓼科植物掌葉大黃的根莖、豆科植物山扁豆的根、決明的種、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果實等。蘆薈大黃素的應(yīng)用范圍廣,使用價值高,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測定出樣品中蘆薈大黃素的含量,比如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分光光度法等。下面,簡單的說明一下,做個參考,需要進一步的溝通,可以深入了解。
1.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
HPLC能測的化合物成分是比較多的,它能夠同時測定大黃中的多種成分,包括蘆薈大黃素。改變色譜檢測的條件,就能夠準確的測定出對應(yīng)化合物的含量,就像收音機一樣,調(diào)整到適合的頻道上,就能接受到準確而清晰的信號,在分析的時候就非常方便了。那HPLC檢測條件包括哪些呢?其實常做液相檢測,就會明白。以C18的色譜柱來提取,以甲醇-磷酸水作為流動相進行分離,紫外檢測器254nm波長處測定,可以獲得有效的檢測信息和數(shù)據(jù)。但是,實際上要調(diào)整的還有柱溫、進樣量、進樣速率。檢測的過程包括:樣品處理,標準品準備,上機檢測,標準曲線的制作,檢測樣品的數(shù)據(jù)分析。
如果要檢測藥物中的蘆薈大黃素含量,也可以用HPLC-FLD,就是液相和熒光檢測器結(jié)合的方法,定量測定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等物質(zhì)。
2.分光光度法
對于分光光度法,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它就是在分光光度計一定波長下測定化合物的吸光度值,前提條件是化合物要發(fā)生顯色反應(yīng),而且顯色的顏色要和濃度是呈一定的線性關(guān)系的。只有通過這種宏觀上的顏色在分光光度計的測量下,才能將模擬信號轉(zhuǎn)變?yōu)閿?shù)據(jù),以便于更精準的計算和分析含量。比如,利用硼砂和蘆薈大黃素發(fā)生顯色作用,通過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蘆薈大黃素的含量。相比于HPLC法,分光光度法則顯得粗糙些,但具有較好的重復(fù)性,較高的效率。